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用“凉”对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动人体新陈代谢。古语讲“百病从寒起”,可以说寒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
夏季贪凉误区,你中了几个?误区1大量吃冷食
炎热的夏季,吃冷食是人们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因为清凉爽口备受欢迎。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常捧着一大个冰镇西瓜,用来代替晚餐。为此中医养生专家指出,西瓜本身性偏寒,且体积大,通常人们一次吃的量也比较多,因此对人体阳气的耗损也更大。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对人的阳气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误区2运动后立即冲凉夏日适当的运动可以将体内部分“寒邪”和“湿毒”排出体内,但运动后的燥热、流汗也往往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年轻人会用冲凉水澡来降温。但这会让更多的‘寒邪’进入体内。
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不要说用凉水冲澡了,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
误区3休息太贪凉夏季的晚上,很多人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甚至觉得在床上太热,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这些都是人们常见的行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行为极易使身体遭受风寒,损伤阳气。
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误区4不同人群无需特别照顾夏天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家人吃同样的食物,老人孩子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脾胃受寒的现象,而其他家庭成员并无大碍。有时,同样在家中吹空调,女性也比男性表现的更易受凉。
为此养生专家指出,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所以对抗寒气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壮年阳气相对较重,而老人和小孩则体质稍差,易受到“寒邪”的侵扰。
夏天要学会“热着过”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就得出汗,就得“热养生”。因此,我们要顺着夏季阳气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法。
1.用热水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张湖德表示“热则血行、寒则血凝”。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2.常洗热水澡
热水洗澡能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
另外,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不但容易去除灰尘污垢,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3.解暑要喝热茶
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夏日受欢迎的冷饮虽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解决当时的热气,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地解渴。
4.运动必不可少
《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
但专家特别提醒,夏季运动时间很重要,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正午,因为大汗淋漓会伤气血。一般建议选择早上,因为人体早上的阳气比较弱,这时锻炼可以补阳气。还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feifei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