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编制,医护贫富或将两级分化!

发布时间:2016-08-02   来源:薄荷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近,医疗圈最热的事莫过于医院去编制化管理已成定局。这几天经常有人通过三甲传真的后台留言问我:医院去编制后,医护待遇真的能提升一大截吗?深圳所谓的年薪百万是真的吗?

对此,我的回答是:医院去编制,从短期看,影响很小;从长期看,医护贫富将两级分化。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去编制不会一刀切,将新老有别,目的是防乱

推进医改不仅要积极,更要稳妥,这既是高层的共识,也是底层的现实。凡是改革最怕乱,也最不能乱,更经不起乱。

从人社部透露的权威消息看:公立医院去编制管理已成定局。从北京、深圳等地出台的配套改革措施看: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对公立医院有编制的老人还是要保留原有编制不变,对新进入公立医院的新人则是没有编制;对现有公立医院进行有编与无编混合管理,对新建的公立医院进行无编制管理。

这些是在去编制大背景下,处于医改前沿的一些省市的探索。这些探索对其他省市是具有导向性、效仿性和复制性的。因此,把视角拉到全国看,公立医院去编制是大趋势,是长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马上就能兑现的。或者换句话说,去编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大部分医护人员影响不大,也不会像一些人所说的造成公立医院大量人才出走流失。

因此,面对惶惶舆论,公立医院不必恐慌,民营医疗也不必窃喜,医生集团更不用庆幸。

去编制后医护贫富两级分化,根源在地域差别

处于医改前沿省市的经验探索具有复制性,但医护的待遇却不具有复制性,根源就在于地区差。

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例,这家医院是一家新建的没有行政级别的公立医院,所有员工不再具有事业编制。该院医生的年薪起点是四十万,最高的顾问医生年薪将近一百万。但要实现这一数额,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当地政府能给医院投入多少。政府财政负担多,医护收入就会高;政府财政负担少,医护收入相应就会降低。

以江苏宿迁为例,前些年宿迁政府因为财政困难,负担不起公立医院,把所有公立医院都卖了。最近湖南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全院职工联合签名大抵制,闹得沸沸扬扬。

深圳和以宿迁为代表的两种极端,正是现实中国的真实写照,直戳医改痛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的地方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将在两个发面进行叠加,加剧医护贫富两极分化。

第一,从同一地区看。公立医院取消编制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而是更加有效地进行财政投入。对服务质量高、患者满意的医院,政府就会投入多;对服务质量差、患者不满意的医院,政府相应就会投入少。去编制后的直接影响是从以前的财政拨款大锅饭到因院而异。这种差异将会导致地区内拉大不同医院医护的收入差。这是第一个差距。

第二,从不同地区看。经济发达的省市,比如北上广等自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就会多,老少边穷的省市相应对公立医院投入少。这是第二个差距。

两个差距叠加在一起,导致的必然结果:医护贫富两极分化。然而,这种两极分化是客观存在的,还不足以致命,我接下来要说的分化则是致命的。

致命分化,源自医院去编制背后的一套组合拳

公立医院去编制化不是孤立的。去编制化的核心是去行政化,改变公立医院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现状,增强医院的竞争活力。而要实现这些,政策的发力点绝不仅仅是就去编制而去编制,而是一系列的组合拳。

以山东为例,近日齐鲁晚报公布了山东济南五十八家省市属公立医院推行药品零加成、提高门诊诊察费护理费、降低大型检查费用等改革效果:门诊量与总收入双双下降!省城多家医院收入下滑明显,并且难以通过其他医疗服务价格上涨弥补。尤其对专科医院来说,日子更加不好过。

这些只是山东济南落实改革新举措一个月后的运行结果。这样的改革也势必倒逼公立医院调整内部结构,改变经营模式。

而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势必带来公立医院的致命分化:转型快的公立医院会越来越好!动作慢、适应差的公立医院终会被历史所淘汰。

大专家.com由众多医学院士、学科顶尖带头人及今品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是以“服务于医服务于民”为宗旨,坚持以“做有意义的人和事”为目标,以积极探索医学传承新路径而构建的国内首家专注于医学传承教育的平台。

请至安卓各大应用商店或苹果APPStore搜索“大专家”APP下载安装体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