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肝炎日:肝炎突破性研究进展一览

发布时间:2016-08-02   来源:薄荷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16年07月28日讯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2016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爱肝护肝享受健康"。

肝脏“保护神”让慢性肝炎和肝癌快走开

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Cell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对细胞凋亡如何参与脂肪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的发生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RIPK1能够通过一种RIPK3非依赖性机制介导肝实质细胞凋亡,这会进一步触发慢性肝炎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研究发现RIPK1的这一作用依赖于它的激酶活性,同时还会受到NEMO分子参与的NF-kB依赖性途径和NF-kB非依赖性途径的共同调控。之前许多研究只证明NEMO分子可以激活NF-kB,但NEMO分子是否直接参与肝脏稳态维持以及肝脏疾病发生未有研究。

有研究表明肝脏实质细胞中缺失NEMO分子的小鼠会自发形成慢性肝炎以及HCC,因此推测NF-kB可能在肝脏疾病以及癌症发生中发挥抑制作用。为了对这一观点进行进一步验证,研究人员首先在肝实质细胞中特异性消除RelA,c-Rel和RelB以实现对NF-kB的完全抑制,结果并没有引起自发性HCC,这与NEMO敲除小鼠的表型并不吻合。随后研究人员在NEMO特异性敲除小鼠中组成型激活NF-kB,小鼠的肝脏得到了保护,没有发生肝脏细胞损伤和HCC。这就表明NEMO并非通过单一途径实现对小鼠肝脏的保护。

新进展,TGFβ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pathogens在线发表了日本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在TGFβ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抑制过程依赖于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的表达,AID能够显著抑制HBV转录和病毒DNA合成,最终导致对病毒复制的抑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最近一些研究发现APOBEC脱氨酶家族成员能够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如HBV和HIV)发挥抗病毒功能。有研究证明APOBEC3G能够通过促进病毒新合成DNA高突变或抑制逆转录过程抑制病毒复制。另一项研究发现AID也具有限制病毒复制的功能,但其中的机制仍不清楚。

肠道群菌或决定乙型肝炎急慢发作

成人获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95%自发清除;而>90%新生儿和1-5岁儿童约30%感染肝炎病毒后却无法清除,并发展成慢性感染。近日台湾大学的一群学者们解释肠道菌群或与这种年龄相关的肝炎发作有一定关系。这篇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PNAS上。

研究人员发现成年小鼠都表现出清除病毒的能力,而年轻小鼠却没有。12周大的成年小鼠感染HBV后,5周后病毒清除。而年轻的小鼠感染26周后,仍然有病毒。

研究人员想检测肠道菌群的组成是否与HBV感染有相关性。他们对一部分成年小鼠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他成年和年轻小鼠都未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情况下小鼠在6到8周之间肠道菌群出现实质性的变化,9周后趋于稳定。抗生素治疗的小鼠,治疗过程中几乎检测不到肠道菌群直到治疗结束后4天。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结束4周后,肠道微生物依然没有回到类似于未治疗的成年小鼠的水平。

揭示辅助T细胞抵御甲肝病毒感染的功能

辅助细胞通常被认为仅仅可以协助杀伤白细胞来进行保护机体的作用,但是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a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辅助细胞或许是抵御甲型肝炎感染的“排头兵”。甲肝是一种由甲肝病毒引发的高度传染的肝病,尽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每年世界上有上百万人都会感染甲肝病毒。

不像丙肝病毒,甲肝病毒不会建立持续性感染时期,然而在疾病预后还会有20%的病人甲肝疾病复发。研究者揭示,熟知的CD8+杀伤性T细胞在控制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T细胞可以通过杀灭被感染的肝脏细胞来发挥作用。虽然杀伤过程有损肝脏,可是对于遏制病毒增殖以及疾病的有效治疗却十分重要。

20年前的一项研究指出,杀伤性T细胞同样可以控制甲肝病毒的感染,然而Walker教授通过研究急性甲肝病毒感染的时候观察到了一种非常不同的免疫效应样式。他发现在有效地杀伤性T细胞产生之前感染可以被很好的控制,甲肝病毒的生长可以变成被CD4+辅助细胞来控制,辅助细胞是协助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的一种细胞。在两个被甲肝病毒感染的动物机体中,辅助T细胞可以分泌很多银子来抑制病毒生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促使肝脏发炎损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