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院成功治愈重度肥胖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

发布时间:2016-08-04   来源:薄荷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日,天津医院成功为一名肥胖女性患者(身高1.60米,体重130公斤)实施了胸椎管狭窄症手术。该患者于半年前出现腰部及左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近一个月转为双下肢麻木,逐渐发展为双下肢瘫痪。因患者有干燥综合征、严重高血压、低钾血症、心律失常等既往病史,辗转多地治疗无果,天津医院脊柱外科二病区主任苗军博士将其收入院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胸椎管狭窄症?

胸椎管狭窄症是指由先天或后天退变因素等引起的胸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导致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因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症状不明显而忽略,胸椎管狭窄症常合并颈椎病及腰椎病,往往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胸椎管和胸脊髓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致使该疾病致瘫率高、手术风险极大,所以该疾病被脊柱外科医生视为手术的禁区。

影像学检查

患者入院诊断为多节段胸椎管狭窄症,胸8-9节段最严重,椎管狭窄达80%,脊髓严重变形。为保障安全,医护人员对其进行重点监测,以降血压、升血钾为目标,并配合一周神经营养治疗,但神经功能仅微弱恢复,恢复神经功能的唯一选择是进行手术减压治疗,然而由于患者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低血钾和重度肥胖,以及干燥综合征带来的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极大增加了手术风险,并有完全截瘫的可能,术中出血也难以控制。另外因重度肥胖导致喉管狭窄,麻醉插管困难,可能出现窒息死亡,麻醉风险也较大。

苗主任与麻醉科任主任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系统分析,对术中风险充分评估的前提下做了详尽的术前准备,服用三种降压药控制血压,大剂量补充氯化钾。由任主任进行全身麻醉,苗主任通过后路实施胸8-10椎板减压术,手术过程顺利,出血控制较好,术后不仅没有截瘫,神经功能进一步恢复,好转后出院。术后一个月随访,可以扶着助行器行走,效果满意。

健康小贴士:

椎管狭窄症易发于中老年人群,以北方高氟地区多见,常见症状为下肢无力、麻木等,严重者瘫痪,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一般胸椎椎管狭窄症的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主要位于下胸段(胸7-12节段),但上胸段也常见。

胸椎椎管狭窄症发展缓慢,初期多表现为胸腹部有束带感,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无力、僵硬、不灵活,感觉下肢发笨,行走不稳,遇台阶或门槛较难迈过,易摔倒,需人搀扶或扶墙行走,严重者会发生截瘫。一旦发病,多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发展速度快慢不一,快者1个月即发生截瘫。

胸椎管狭窄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区别在于,胸椎管狭窄症主要是行走不稳,踩棉感,易摔跤,腰椎管狭窄症主要表现在间歇性跛行,腰臀部和下肢酸胀麻木不适,不能走远路,但骑自行车可以远行。

目前胸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确切,临床也没有较好的预防方法,其重点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平时注意合理的劳动姿势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搬抬重物时,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重物紧压身体后,方能用力起立和迈步。当在背或扛重物时,胸稍前弯,髋膝稍屈,迈步稳,步子不宜大。

睡觉时时,头颈部要自然中立位,双髋双膝稍屈,并避免机体受风着凉受潮。

坐立、或伏案工作不要太久,应该避免因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所带来的软组织疲劳,剧烈运动前,注意准备活动及保护。

对于使用腰部劳动强度大的职业,要配戴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

预防椎管狭窄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开始,养成良好的姿势来预防椎管狭窄。

来源:天津医院

我们传播权威的骨科疾病防治知识,教您了解疾病真相和康复方法,让您有备无患,有患无忧!

欢迎您持续关注骨科大夫,并参加相关疾病知识互动活动,期待未来给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诚邀来稿:欢迎骨科执业医师提供科普稿件

投稿邮箱:orth@orthonline.com.cn

微信号:骨科大夫

英文ID:gukedf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