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用药,学懂这些注意事项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6-08-04   来源:薄荷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因为冠状动脉循环障碍导致的心肌缺血甚至坏死的统称叫做冠心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型,冠心病主要分为五大类型:

第一类叫原发性心脏停搏。患者突然发病,还没来得送医院抢救就死亡了,俗称猝死型。

第二类叫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又包括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是因为劳累,心脏的耗氧量增加所致。

第三类叫心肌梗死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心肌梗死两个类型。

第四类叫心力衰竭型,主要表现为心脏的扩大、心衰。

第五个类型叫心律失常型,主要表现的是心律失常。

冠心病一旦确诊,一定要开始药物治疗。而且,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强调的是终身治疗。

冠心病用药有四类

第一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通俗的讲是能够延长患者生命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几种,第一种是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它们对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介入治疗后的患者非常重要,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是需要冠心病患者终身服用的药物。

第二种药物是β受体阻断剂,如倍他乐克,阿替洛尔。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弱心肌收缩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的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

第三种药物是调血脂的药,即他汀类药物。西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等,这类药物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改善慢性心绞痛的预后,延长患者的寿命。

第四大类药物是ACEI类药物,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这些药物可促进血管扩张,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另外还有一些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远期的预后。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有过陈旧心肌梗死伴有心肌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这类药物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以上是改善冠心病预后的第一类药物,共分四种。

哪些副作用需要患者关注?

1、硝酸脂类:头痛、面潮红

硝酸脂类药物最大的副作用是服用后会出现头疼、面部潮红,这跟药物扩张血管的作用相关,通常大部分患者能耐受,慢慢适应后就没问题。使用β受体阻断剂这类药物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在服药期间心率不要低于50次/分钟,过慢的心率对患者也不好。

另外在服用这些药物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合并心脏传导功能障碍,比如严重的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者房室传导阻滞,应用合心爽、β受体阻断剂都不适合。合心爽也不适合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

2、服用β阻滞剂时应关注心率变化

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是不是越低越好一直有争论,但是对于一些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压不宜过低,控制到130/80mmHg即可,继续降压未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反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所以血压的控制目标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达标”。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达标值是130/80mmHg,至少应该保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使用β受体阻断剂时,更应关注的是心率问题。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弱心肌收缩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但心率控制不像血压、血糖、血脂有达标值,心率没有最佳指标,什么样的心率最好?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心率控制在60次左右就可以,过低患者会觉得疲乏,甚至有患者出现头晕的情况。所以,在使用β受体阻断剂时,患者应重点关注心率,不低于50次能够耐受就行。如果心率降到50-60左右,患者不能耐受,可以随时调整药物剂量。比如一天吃两次的药物,如果心率偏慢特别是夜间睡眠心率更低,患者不耐受,可以停用晚间的药物,这个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耐受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

3、ACEI最大副作用是干咳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这类的药物,对于患者最大的副作用是干咳,发生率在3%-20%,有一部分患者在服药期间干咳,甚至晚上咳醒,没有其它原因时,我们会采用替代治疗,比如换用沙坦类的药物,这类药物没有咳嗽的副作用,降压效果也不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